首页

济南紫露凝萱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4 22:12:50 作者:广西梧州职教学子展技能 气球上切肉丝 浏览量:26040

  无人机飞过,水雾均匀喷洒。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指导“一喷多促”。“不到2个小时,300多亩玉米喝足了‘营养液’,促增长、促灌浆、保产量。”东乐镇城西村种植户黄国荣说。

  农机隆隆驶过,圆滚滚的马铃薯从土里“跳”出。白银市景泰县万亩马铃薯基地迎来丰收。采收、分拣、装袋,平均每天有600多吨马铃薯从这里运出。

  从河西走廊到陇中大地,再到陇上江南,秋粮进入生产关键期。今年6月以来,河西及中部地区旱情蔓延。甘肃省一手抓抗旱减灾,最大程度降低损失;一手抓田间管理,统防统治,稳长促壮,以丰补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甘肃省千方百计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从2019年开始,实现从粮食产销平衡省到净调出省的历史性转变。

  全力供水,抗旱保产

  河道来水偏少、水库蓄水减少……面对严峻旱情,甘肃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全力调水供水、加强监测调度、优化技术服务,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

  一本“用水账”,水利部门算了又算。“我们灌区紧急调来45万立方米灌溉水,3个乡镇均分,能满足1.2万亩农田用水。”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河水管处东干渠水利管理所所长麻海石说。

  连日来,管理所员工昼夜值守,精细配水。“我们及时开闭闸门,精准放水,把来之不易的水用在刀刃上。”麻海石说。目前古浪河灌区每天配水量约为6万立方米。

  在土门镇三关村,打井现场,机器轰鸣。土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发东说:“2个专班全力作业,开挖两口应急井,为大家伙儿多补充水源。”

  三关村村民严培宗说:“玉米已浇上灌区‘保产水’,接着还能用上应急井水,这一茬庄稼保住了。”

  一本“粮食账”,让农民心里有了底。“6亩麦子,7月收完,亩产800多斤;7亩玉米,预计亩产1500斤,稍有减产,算大账还是丰收。”严培宗说。

  目前古浪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6万亩,占播种面积27%左右。古浪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岳亭介绍:“我们千方百计调水找水,878眼机井满负荷运行,27眼应急机井加紧开掘,协调景电二期工程较去年同期新增调水300多万立方米。”

  全力供水,抗旱保产。甘肃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贾珺奎介绍,水利部门统筹保供和保灌,加大骨干水利工程供水,加快建设抗旱机井。目前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引大入秦、引洮供水等重点工程供水14.7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162万亩(次)。全省已开工打井320眼。

  抗旱减损,田管还得跟紧。

  60架无人机接力作业,12万亩玉米、3.4万亩马铃薯统一飞防,金昌市永昌县抢抓节点,开展“一喷多促”。东寨镇龙口村种粮大户张路安舒了口气,“保水剂加抗旱剂,鼓粒灌浆,亩产预计在1500斤上下。”

  8月18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先期安排甘肃农作物“一喷多促”资金7511万元。甘肃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技术指导,着力提升农作物抗旱能力。

  提早谋划秋冬种,鼓励改种、补种、复种。“复种一季娃娃菜,预计亩均收入有7000元。”永昌县六坝镇下排村种植户焦玉喜说。永昌县按照“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原则,指导农民播种生长期短、抗旱力强的绿肥、饲草、速生菜等,完成复种4.8万亩。

  “4500多亩玉米受旱,一部分改为青贮饲料,一部分复种豌豆、萝卜,保险公司每亩赔付300元。接下来,把蔬菜管好,争取卖个好价钱。”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种植大户胡正燕算起账。古浪县协调承保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已赔付1727.65万元;抢时抢墒复种蔬菜、饲草等作物4100亩。

  防灾减灾措施精准到田到户。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分作物、分区域、分品种制定措施,农技人员包区包片指导,及时抢收已成熟的玉米、大豆,对于尚未成熟的农作物强化指导,力争保产量、保丰收。

  科技提单产,增添新动能

  行走在陇原大地,广袤田野上,一项项新技术落地,一台台大农机驰骋,为粮食生产增添新动能。

  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

  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黄澄澄的马铃薯铺满田畴,等待装车运输。“8000多亩马铃薯亩产比平均水平高出1000多斤。”甘肃鼎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薛贵民说。

  好收成从哪儿来?“种地靠技术。”薛贵民介绍,动力耙劲儿大,犁得深;牵引式打药机,排量大、更灵活;大型收获机马力全开,一天能收100多亩,“算下来,每亩减少人工费用300多元。”

  说起技术“套餐”,薛贵民打开话匣子:“合理轮作倒茬,减肥减水,绿色种植,每亩地节水四成,节肥近三成。”

  张掖市立足气候冷凉、土质疏松等特点,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今年全市种植马铃薯30.78万亩,预计总产量达91万吨以上。

  “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1/4以上。”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当地选育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典型示范,全年马铃薯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达到1.5吨。

  甘肃省聚焦千万亩以上的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在河西和沿黄灌区积极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广抗旱高产品种,在中东部地区重点抓好玉米收获机械化,带动玉米产量和效益双提升;打造高标准“梯田+马铃薯”产业带,辐射带动优势区面积近900万亩;主产市县积极推广抗旱抗寒抗病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推广宽幅匀播、浅埋滴灌等增产技术。

  农以种为先。甘肃以良种攻关为突破口,补短板、强优势。

  “30多亩地刚收完,我和制种企业签了订单,每亩保底收入4000元。”张掖市临泽县壕洼村村民牛天红说。壕洼村发展1.4万多亩制种玉米,6个品系合理搭配,错峰收获。

  田间连车间。在张掖市登海种业,200多台(套)全自动化设备,日产种子180吨。依托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张掖市三北种业有限公司,建设玉米种质资源库(圃)。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张掖制种玉米年种植面积超100万亩。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甘肃省保障了全国大田玉米50%以上的用种,今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65万亩,预计产量6.98亿公斤。

  夯实农业基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是首要任务。甘肃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种的是高标准农田,浇的是引洮工程的水,马铃薯长势不错,预计早熟品种亩产3吨,晚熟品种亩产3吨半。”定西市安定区百泉马铃薯种植基地负责人何小谦种了2000多亩马铃薯,这几天忙着防病虫、追水肥。

  有了引洮水,旱塬变粮田。“水渠引来的水先提到1万多立方米的蓄水池里,再通过滴灌带精准输送到根系,土壤不硬化,每亩节水四成以上。”何小谦说。

  粮田还得是良田。“这几年,地块平整了,面积变大了,机耕道修通了,大农机开得进,种地效率高。起垄黑膜覆盖,增墒保温,抑制杂草。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营养更均衡。”何小谦说。

  “陇中十年九旱,用水是关键。我们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多亩,推广黑膜覆盖膜侧栽培技术,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小平介绍。

  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今年甘肃省水利厅实施调蓄设施、灌区改造等水利项目125个,17座水库(池)建成后将新增供水能力2.6亿立方米,6处大型灌区和19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造灌区灌溉面积106.51万亩。今年全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65万亩。

  节水农业不断发展,用水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更可持续。

  “窄膜宽窄行种植技术,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精准滴灌,一亩地能节水100多立方米。”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种植大户姚吉文说,“亩均还能增产80至100公斤、增效350元左右。”

  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鼓励使用节水品种、推广节水技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一系列举措拧紧“水龙头”。全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400万亩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持续提高。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甘肃奋力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本报记者 董洪亮 王 浩 王锦涛 李晓晴(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见·这座港为何称为“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

在“生命禁区”帕米尔高原生活、做饭,可不容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曾想到,我体验到的是‘难为无水之炊’。”为了取水,克尤木·白尔迪每天都提上两个木桶,到两公里之外的河里敲冰,或爬下50米深的河滩提水。

家门口就医,革命老区江西医疗卫生服务如何强基层?

然而,与此同时,日本在报告中继续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吕耀东指出,“日本一方面说要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但又做着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事情,这种做法是表里不一、自相矛盾。”

时政新闻眼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再次召开,习近平作出哪些部署?

“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启动仪式近日在澳门举行。根据安排,200名澳门青年在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前往广东等10个省市考察,并派代表到北京汇报和参加欢聚活动,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

江苏一批农村电商模式叫响全国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火

参加培训的学员涵盖科教文卫体等各方面。培训班通过政策理论辅导、实地考察教学等环节,以深入的理论剖析、生动鲜活的事实事例,着力引导学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学员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心决心,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疆农业大学梅哈古丽·艾尼瓦尔说,作为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教师代表,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树牢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共同体;充分认识到,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伊犁生态环境监测站迪力木拉提·努尔买买提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有理论上的新发展,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结合新疆实际和本职工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AI加持能否扭转苹果平板下滑局面

5G应用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带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G商用5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人民币,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人民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